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教育也有着北风和南风的区别。多年来,一种以师为本、吼叫、体罚等简单粗暴但曾经奏效的教育模式影响了我们的教育,结果却是我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素质教育一声炮响,为我们的教育送来春风和阳光,一种育人为本、细心、温情式的崭新教育模式宣告了教育划时代革命的到来。
学生与时代是同步的,他们的接受和创造能力,我们望尘莫及。由于教师后续教育的落伍,他们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权威,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要有自己的观点,明白了要努力去亲自参加实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的真谛就是牵引受教育者的灵魂,只有震撼、触摸、牵引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惊人的创造力,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教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灵的自责,眼看着在自己的教育下,把原本天真活泼、热情奔放的生命变成了只是对知识抱有单纯好奇心的机械者。
教育方式的改变应该是根本的改变,而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或只是把传统的教育模式披上华而不实的漂亮外衣。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改变当前重智轻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纵然教师滔滔不绝,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点头称是。要在学生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涟漪,点燃生命的激情,我们的教育必须着眼学生的心理特征,摸清学生的心理规律,用爱心去融化他们的冷漠,用行动去纠正他们的盲从。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教师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也是不行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先生曾指出: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教师的伟大不是政府的行为,更不是一种口号的结果,而是无数教师用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实际行动竖起的丰碑。我们的教师,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才能用心血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只有明确了教育的真谛,才会去努力让学生感动。
(作者通联 德艺高中杜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