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管理28问|推进“五项管理” 守护健康成长

 教育教学     |      2021-06-23
近期,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管理”的文件。6月1日,《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颁布,把“五项管理”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将其法治化、制度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出的抓好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的号召,现分享《“五项管理”28问》,请全体教师、家长朋友们认真阅读,希望通过家校的共同努力,真正将“五项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平安、快乐成长。
一、手机管理6问
Q: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手机管理通知》)对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有什么规定?
A: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Q:2.《手机管理通知》对学校制定手机管理办法有什么要求?
A: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Q:3.《手机管理通知》对学校细化手机管理措施提出了哪些要求?
A: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Q:4. 《手机管理通知》对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提出了什么要求?
A: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Q:5. 《手机管理通知》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好家校沟通提出了什么要求?
A: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Q:6. 《手机管理通知》对督导检查有何规定?
A: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睡眠管理7问
Q: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睡眠管理通知》)对各地各校加强科学睡眠的宣传教育提出什么要求?
 
A:各地各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Q:8. 《睡眠管理通知》对学生睡眠时间的要求是什么?
A: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Q:9. 《睡眠管理通知》对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作出什么规定?
A: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一是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二是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三是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Q:10. 如何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A:《睡眠管理通知》明确:一是中小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二是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